大明湖景区西南侧遐园内,一处拥有红色外墙的建筑静静矗立。正门上方书有“奎虚书藏”四个大字。这座风格别致的建筑,见证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——80年前,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山东战区受降仪式就在这里举行。“强寇低首、河山光复”,从此齐鲁儿女扬眉吐气。
奎虚书藏。图源:视觉中国
奎虚书藏。图源:视觉中国
遐园毁于日军攻击
遐园,建于清宣统元年,是当时的山东图书馆。当时颇负盛名,有“南阁(天一阁)北园(遐园)”之誉。到1916年,遐园藏书已达13万卷,但1928年遭日军攻击,遐园被毁。第二年在馆长王献唐主持下重建,但于1937年再次被焚。今日能够见到的是1935年10月建成的奎虚书藏。这里目前仍然是山东省图书馆国学分馆所在地。
奎虚书藏坐西朝东,平面为山字形,红墙砌砖,平顶,钢筋混凝土结构。建筑顶部女儿墙做叠落状马头墙处理。“奎虚”取古天象之说,“奎星主齐,虚星主鲁,奎虚者,齐鲁分野也”,意在涵盖齐鲁之精华。
遐园。图源:视觉中国
奎虚书藏。图源:视觉中国
受降仪式推迟,意在一雪前耻
步入奎虚书藏,可以看到很多市民在此借阅图书。
时间回到80年前,1945年8月15日,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。9月2日,日本代表在东京湾美国“密苏里”号战列舰签署投降书,9月3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。
1945年9月9日,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,并将中国受降范围划分为16个地区。12月27日,适为济南沦陷八周年之日,济南、青岛、德州地区受降典礼在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部大礼堂隆重举行,此礼堂即山东省立图书馆奎虚书藏大阅览室。
奎虚书藏。图源:视觉中国
济南、青岛、德州受降主官为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李延年中将。日军投降部队为四十三军及所辖独五旅、独十二警备队,独十一旅及海军陆战队(集中青岛),四十三军,四十七师、独九、十一警备队(集中济南),由日本四十三军司令官细川忠康中将代表签降。
李延年受命为济南、青岛、德州地区受降主官后,即派其副司令杨业孔赴济南。9月16日,杨业孔等一行飞抵济南,在大明湖畔的山东省立图书馆设立了前进指挥所。从17日起,日军即遵令将各项表册呈送指挥所,并派主管人员到指挥所,分别报告各项情况及准备缴械事宜。山东境内日军分别向济南、青岛、德州集中,准备听命缴械。由于当年的12月27日是济南沦陷8周年纪念日,李延年决定将受降仪式推迟至此日举行。
日军签降代表献上佩刀以示解甲投降
1945年12月27日上午9时,各方代表到达会场。10时,济南、青岛、德州地区受降典礼在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部大礼堂(即山东省立图书馆“奎虚书藏”一楼大阅览室)隆重举行。
签字命令书共四份,两份为正本,两份为副本。中方代表李延年于命令书上签字,签毕即由梁栋新将签字命令书正副四本手交日方代表细川忠康,并言“此为副司令长官交予贵官之第一号命令,希望贵官彻底了解,彻底奉行,并以最迅速之方法,转达所属部队,一体奉行”,细川忠康等均起立接受。
日军签降代表寒川吉溢向中方代表鞠躬,呈献受领证书
细川忠康接受命令后,捧读一遍,即在命令书及受领证上签字并加盖官章,签字毕,即留副本两份,将正本两份由寒川吉溢送还受降主官李延年。寒川至受降主官前,行一鞠躬礼,双手将命令书递上,即回原位。李延年检阅签字及官章后,向签降代表发问,曰:“对命令是否完全了解?”签降代表全体起立,由细川中将答称:“完全了解,并绝对服从。”
然后,日军签降代表全体起立,摘下佩刀,齐赴受降主官席前行礼,将佩刀献上,表示解甲投降。最后,引导官引导五名签降代表退席,参谋处第一课长董士明上校代表受降主官相送。至此,受降典礼乃告礼成。
日军签降代表向中方代表献佩刀
典礼出席各受降主官及观礼来宾签名
日军交纳各种武器之飞机、大炮
李延年带领全体观礼官员,鼓掌庆祝胜利,并由李延年发表胜利后的演说。他当即写下了“我武维扬”四个大字,即“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,中华民族扬眉吐气”之意。
如今,在奎虚书藏楼内,设有“永奠和平——济南青岛德州地区受降展”,陈列着受降仪式的历史照片和相关文物,其中就包括日军投降时所献佩刀及仪式结束后李延年写下的“我武维扬”匾额。
当年举办受降仪式的礼堂仍是省图书馆的阅览室。“奎虚书藏”历经多次修缮,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,整体结构与当年保持完全一致。现在年均接待到馆读者22万人次。
承载齐鲁文脉静默矗立的奎虚书藏,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,也激励着人们不忘历史,勇毅前行。
奎虚书藏楼内的“永奠和平——济南青岛德州地区受降展”。图源:视觉中国
(海报新闻编辑 孙翔 资料来源:大众日报、海报新闻、齐鲁晚报、济南市文旅局等)
配亿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